| 
View
 

Course

Page history last edited by 楊聰榮 Edwin Tsung-Rong Yang 2 years, 2 months ago

111學年第2學期課程綱要

 

一、課程基本資料

開課序號 1292 課程學制 碩

科目代碼 CLM0093 課程名稱 跨文化交流研究

英文名稱 Studies in Cross-Cultural Interaction

全/半年 半 必/選修 選修

學分數 3.0 每週授課時數 正課時數: 3 小時

開課系級 華語系(碩)

先修課程

課程簡介 本課程主要從理論與實踐的角度討論跨文化溝通。跨文化溝通從文化交流、語言學習、跨文化體驗等實踐的理解,並且發展對應的研究方法,使研究生具備進行相關研究的能力與經驗。

課程目標 對應系所核心能力

1. 理解跨文化溝通的性質 碩士:

3-6 能瞭解並尊重多元文化的差異。

2. 學習研究跨文化溝通理論 碩士:

3-6 能瞭解並尊重多元文化的差異。

3. 跨文化溝通的實踐及體驗 碩士:

1-2 能具有國際視野,瞭解華語文教育在國際的全貌,應用族裔、教學場域及移民知識。

4. 語言學習與文化學習 碩士:

4-5 能促進跨語言及跨文化之國際交流。

5. 學習跨文化研究的方法 碩士:

3-1 能進行華語文教學相關之學術研究(語言/文化/學習/教學)。

 

一、跨文化溝通的障礙 

 

二、言語和非言語 

 

三、信仰與行為 

 

四、文化的多樣性 

 

五、價值觀比較 

 

剋服障礙可以從如下幾方面入手: 

 

1)從態度和認識提高敏感度,提高我們的全球意識。人是文化動物,難免用自己的價值觀來分析和判斷我們周圍的一切,比如人家批評幾句,就什麼都聽不進去,總覺得我們文化比別人的優越,或者有種族偏見和歧視,這些都是跨文化溝通的嚴重障礙。只有帶著虛心和平靜的心態與態度才能真正聽得進去,有效溝通才可能真正發生。就如布萊斯。帕斯卡在其所說的名句“在比利牛斯山這邊是真理的東西,在比利牛斯山那邊就成了謬誤。“ 要學會培養接受和尊重不同文化的意識。 

 

2)掌握不同文化的知識和外語工具,多瞭解自己文化和其它文化的差異,這樣會提高跨文化溝通的有效性, 

 

3)在行為上不斷訓練自己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往,鍛煉自己的能力,尤其是傾聽能力,確認自己聽到的是對方真正的意思。這些都是我們每個人終生不斷提高的追求。

 

教材內容:

 

一個層面的比較:一為教育現象的因果與相關比較,另一則是國與國間、文化與文化間之比較研究。本課程的授課內容主要介紹比較教育的意義、研究方法與重要思潮,主要華語文教育的國家教育制度分析,並討論比較教育研究的重要議題。

 

本課程有以下各種教學活動,請同學務必參與。

 

1) 國際商業電影欣賞,透過多媒體及電影賞析協助同學了解、學習跨文化商務溝通及全球化商業所衍生等各種問題及議題。

 

2) 課程中的個案研究將有助於學生以客觀角度應用並學習跨文化商務溝通可能會發生之問題與解決之道。 

 

Comments (0)

You don't have permission to comment on this page.